1045
位置: 主页> 新闻中心 > 科研成果 > 正文
蛋鸡高效健康养殖团队在家禽光照周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
添加时间:2024-04-18

    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。产蛋后期鸡蛋破损率比产蛋高峰期高出3倍(60周VS20-29周),鸡蛋运输过程中破损率从32-50周龄的5.5%增加到62-80周龄的8.3%。延长蛋鸡产蛋期可降低孵化成本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是当前科研研究热点之一。前人研究表明,非自然光周期可以提高产蛋高峰期的鸡蛋品质,但这种影响是否可以适用产蛋后期尚未可知。因此,探究28h非自然光照周期提高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的机理,对28h光照周期在产蛋后期蛋鸡的应用,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   近期,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陈辉教授团队完成的题为“Effects of 28 h ahemeral light cycle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, egg quality, blood parameters and uterine characteristics of hens during the late laying period”的研究论文在Poultry Science(《家禽科学》,英文,PS)上在线发表。




    该研究以260只73周龄的海兰褐蛋鸡为试验材料,随机分为2组,每组两个重复预饲一周后,一组应用16L:8D(24h)光照周期,另一组应用16L:12D(28h)光照周期测定其生产性能,蛋品质,血液激素水平,子宫部基因表达以及观察子宫部形态特征。试验结果表明,生产性能不受光照周期的影响(P>0.05)。28h非自然光照周期组产蛋模式转变为夜间,且产蛋主要发生在关灯后3-5h,保持了采食和蛋壳形成时间的一致性,提高了肠道主动吸收钙离子的功能。28h非自然光照周期组的蛋重、蛋壳重、蛋壳比例、蛋黄比例、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均显著增加(P<0.05),并且蛋壳有效厚度大于正常组,栅栏层孔隙更少。28h非自然光照周期组骨密度高于正常组(P=0.05)。子宫形态结构在两种光照周期随时间呈现节律性变化,但28h非自然光照周期组维持高子宫皱褶数量和T细胞数量的时间更长,使鸡蛋与子宫液充分接触,提高了蛋壳的质量此外,28h非自然光照周期改变了子宫中CLOCKPER2基因的相位,促进了ITPR2CA2的特异性表达,提高了子宫的离子转运和生物矿化功能。该研究对28h非自然光照周期在产蛋后期蛋鸡的应用,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。


 

©Copyright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乐凯南大街2596号 河北农大西校区D座 邮编:071000 学院电话0312-7528360